2023-03-15
黑暗中聚光──視障音樂劇《保溫箱的藝術家》

 

文 / 獻策顧問行銷 行銷長 林靈姝

 

1音樂劇

 

「我站在這裡,多不容易,分秒我都在提醒自己,完整生命的意義……」

 

舞台上的和聲響起,表演者們慢慢的靠攏,憑著對彼此的信任,以及一次次排練中建立的默契,一個一個把手牽起,溫柔而堅定的唱著:「自由揮灑年輕的瘋狂,我們是保溫箱的藝術家;勇敢追逐音樂的夢想,我們是保溫箱的藝術家!」


台下掌聲如雷,燈光照亮了每一位團員的臉龐:嬿甯、綺綺、子瑜、方晨、威辰、羿丞,我早已淚流滿面,在背景播放的成長照片裡,看見的是這些孩子們一步步走來,在黑暗裡追著光,聽見的是他們從心胸唱出的夢想與人生片段,化為輕盈又真實的音符,聲聲傳遞到心底的最深處。

 

2音樂劇

 

全台首齣由視障音樂人原創並演出的音樂劇

 

一部主題以七八零年代的流行歌穿插原創曲的音樂劇,乍看不怎麼引人注意,但如果我告訴你,這部音樂劇,從劇本發想撰寫、歌曲創作,到粉墨登場,都是由視障音樂人參與並完成,會不會讓你感到一絲詫異:看不見的視障者,怎麼做音樂,怎麼在黑暗的舞台上走位、演戲?


他們做到了。

 

這是一個已經成軍近四年的視障者樂團EyeMusic,每一個團員在系列演出中都有不同的突破與成長,團長暨雙主唱之一的王嬿甯笑著說:「我最大的突破就是挑戰自己的耐心!」

 

不只是音樂,挑戰舞台表演像是把自己砍掉重練

 

談到音樂劇的誕生與籌備過程,嬿甯告訴我,包括音樂演奏和練唱,每個部分都比想像中還要困難。主要是因為每位團員的視覺障礙情況有個別差異,在視覺感受不一的狀態下,他們必須彼此配合才能完成表演:子瑜和綺綺還有微弱的光覺;方晨和威辰是全盲;羿丞是左眼全盲,右眼僅餘一些光覺;嬿甯自己則是對輪廓和空間有一點點感知度。


大家平常都是獨立的個體,但是站在舞台上,即便演出的是自己的故事,第一步卻必須先把熟悉的自我砍掉重練。嬿甯生動的描述著:「我們要先學習如何服務別人的視覺。如果要讓觀者覺得我在生氣,那麼我可能要手叉著腰,演出生氣的樣子。可是平常我生氣就生氣,不用叉腰啊。」


為了能夠精準的練習肢體語言,不同個性的團員們都下了苦功,讓自己能夠更加的「社會化」。


音樂是他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與培訓的元素,這一次的微復古主題,由熟悉音樂的子瑜擔綱主要選曲者,也在戲劇中擔任中樞角色,引領劇情前進;方晨、羿丞和威辰的鍵盤、手風琴與小號,是恰如其分的協奏者;嬿甯與綺綺則運用了聲音的能量,讓觀者沉醉於風格多變的精采演唱中。他們的挑戰在於,如何呈現音樂演出的專業,同時藉由戲劇表演,將觀眾帶到故事的情緒裡,跟著演員同悲歡。


在舞台上,他們看不見觀眾或彼此的表情與反應,只能藉由耳機裡傳來副導的聲音指示和回饋,全然信任長久共同練習的團員,專注在自己的當下,讓每一個被別人看著的瞬間,都是幾近完美的表演。

 

3音樂劇

 

信任大挑戰,為了成為彼此的驕傲而努力

 

挑戰並不熟悉的舞台,除了排練再排練,帶領樂團的老師們是怎麼讓團員們建立肢體默契和信任度的呢?

 

「在訓練初期,Debbie(姚黛瑋)老師帶著我們從認識彼此開始,每一次每個人都要分享自己的故事,講出自己真實的情緒,還有最重要的⸺我們還要互相『幹譙』。」嬿甯甜甜的聲音說出這兩個字,讓我不禁失笑。


這樣的練習當然展現了它的意義。如果沒有視覺的輔助,如果他們的交流沒有辦法倚靠眼神對視來培養,除了真誠的說出對彼此的感受,把心中的擔憂、沮喪、焦慮,以及所有的不確定都赤裸裸的描述出來,又如何能夠接住彼此的步伐,譜出共鳴的旋律呢?


把光帶回舞台上,讓音樂為自己說話

 

這一群「保溫箱的藝術家」,就這樣學會長大。演出也許暫時結束了,但是他們有彼此為伴,不再孤單。不只是專業的演出讓觀眾驚艷,更重要的是,他們把被保溫箱帶走的光,重新帶回舞台上,讓所有人都清楚看見,他們能夠走到多麼充滿希望的遠方,至此,讓音樂代替雙眼,自由的飛翔。